2021年12月26日,由芯跑基金、星宸科技、好上好控股、芯智控股、启祥国际、江波龙电子、信和达电子联合举办的“2021年第四届芯跑科技论坛特别活动”,在深圳湾安达仕酒店隆重召开。本次活动是第四届芯跑科技论坛的投资者答谢特别活动,以“赤子芯意,共筑未来”为主题,致力为芯跑朋友圈搭建一个信息互通、合作交流的平台。活动围绕基金投资运营、半导体投融资环境、芯片设计公司发展前景、芯片分销发展趋势、港股市场投融资环境以及元宇宙主题介绍几个方向展开了精彩的分享。
论坛伊始,由芯跑会芯跑科技基金管理合伙人杨荩业女士以《阔别2021,迈向2022,投资当下,布局未来》为主题,分享了过去一年里芯跑科技基金的研究成果以及对未来的展望。主要内容包括:
l 在不确定环境中保持坚定的发展方向
频频反复新冠疫情与中美对抗带来的贸易摩擦、关税与制裁,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疫情、中美对抗和合作呈常态化发展趋势。由疫情带来的全球化供应链的断裂、货币超发带来的通货膨胀、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因疫情防控差异导致的经济增速差正在扩大。中国经济整体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但相信在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发展基调下,我国整体经济仍保持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地位不变,对未来经济的运行仍抱有谨慎而乐观的期望。向外看,目前正处于变化的关键期;向内看,基金投资仍要抓规律、稳小船,携手破大浪。
l 半导体产业投资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
2021年国内一二级投资市场不断上演“黑天鹅”事件,导致消费、文娱、教育等板块的投资热度都显著下降,大量资金挤入硬科技赛道,也导致芯片领域的多个板块轮动成为投资热点,据预测2021年获新一轮融资企业数量和融资规模同比2020年都会翻倍。
WSTS预测半导体行业产值增长率至少在25%以上,产值规模超过5000亿美金。全球半导体缺货的态势从全线紧张开始逐步转入结构性缓解的阶段。2022年全球半导体产能紧张的态势大概率会全面缓解,甚至部分通用性较强的产品会有过剩风险。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芯片相关企业 8.64 万家。2020 年我国新增芯片相关企业 2.09 万家,同比增长 207.39%。2022,国内玩家数量和质量都水涨船高,整个产业的发展进入到攻坚期和深水区。头部企业加速投资并购,横向做产品跨界,纵向做产链整合;中小企业收到冲击;新创企业可能会面临融资困难。作为基金管理和运营方,我们会以谨慎乐观、如履薄冰的心态做好每一笔投资,不断开拓投资边界,并聚焦与挖掘景气度高、未来发展增速或潜在增速高的细分赛道。
报告最后,杨荩业杨总对基金的投资组合进行了介绍说明,并对2021年的投融资工作进行了总结、对2022年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在接下来的主题分享环节中,分别由星宸科技董事长林永育先生做了《半导体大热背景下,芯片设计公司发展前景探讨》主题分享、好上好集团董事长王玉成先生做了《芯片分销是一种修行》主题分享、芯智控股董事长田卫东先生做了《港股市场现状及发展预测》主题分享、会畅通讯投融资副总裁张骋先生做了《从“云视频”到“元视频”》的主题分享。主要内容包括:
l 半导体产业链全面发展,“国产替代”机会难得,“替代国产”内卷严重
今年上半年芯片短缺,价格全面上涨,半导体上市公司普遍业绩超好;EDA、IP、设备、芯片设计等领域创业企业如雨后春笋出现;封测国产优势开始展现,行业快速发展;资本市场持续火爆。“国产替代”机会难得,真正受益的是有产品及产能、品质过关的国产公司,产品没准备好,拿不到产能的初创公司更加受压。低门槛、IP容易获取、量大面广的国内创业事实上是一种“替代国产”,而非“国产替代”,此类竞争持续杀价,可能沦为恶性竞争,形成内卷。
l 模拟芯片,IDM是关键;系统芯片,规模很重要;新赛道,新品类,有机会跑出黑马
产能保障、工艺管控是模拟芯片厂商的核心能力,技术相对成熟而且投资可控。士兰微,卓胜微,矽力杰,格科微都在发展自己的IDM能力。系统芯片对IP能力、SoC设计能力、系统软件能力、晶圆厂的支持、产品系列化的能力要求都很高,研发投入持续加大,该细分赛道留给小公司的竞争空间极为有限。新赛道,新品类,市场需求不明确、工艺不成熟的方向,反而头部有机会跑出黑马。反观成熟市场产品,新进入者机会空间并不大。
关于2022年的展望,林永育先生预测明年不确定较大,预计消费类两头受压,新能源、AIOT、行业需求快速成长,目前下游库存高企、长短料严重,上游晶圆/材料供应还是紧张,预计还将处于持续涨价区间。
l 本土分销商和美国分销商市场份额差距巨大,本土分销商空间还很大,有望冲击100亿美元
美国分销商的市场份额大约为300亿美金,而中国本土的分销商市场份额大概为300亿人民币,市场份额差距巨大,本土分销商空间还很大。本地分销商规模快速增长,有望冲击100亿美元。
l 资本市场开门,行业整合开始;国产芯片崛起,行业创新不断
过去40年,大陆地区分销商从1000家变成约10000家,目前国内资本市场对芯片分销打开了大门,行业整合也随之开始;分销行业以分销+物流、分销+芯片设计、分销+电商、分销 + IDH的新模式收到资本市场关注,各细分行业隐形冠军纷纷涌现。
关于今年的芯片分销市场,王玉成先生坦言上半年业绩涨,下半年库存猛涨,目前消费类芯片多货,汽车和工业类芯片缺货,市场呈现结构性缺货状态。
l 2021年的港股行情 “先扬后抑”,整个市场尚处于艰难筑底的过程中
2021年的港股行情 “先扬后抑”,截至 12 月 17 日,恒指年初以来涨跌幅为-14. 83%,自 2 月中旬最高点下行幅度超过,整个市场尚处于艰难筑底的过程中。无疑,今年的恒生指数在全球主要市场的排名是垫底的。回顾2021 年的投资,对于立足香港市场的投资者都是艰难的一年。从行业来看,今年的大宗商品周期所带来的基础化工、煤炭、钢铁、建筑等周期品,无疑是成为最大的赢家,排名靠后的主要是疫情影响的行业,比如旅游、零售,以及受政策影响的房地产,还有去年估值较高今年回落的食品医疗与医药生物。
l 港股发展从市场由传统经济向新经济扩容、价值特征由高股息向成长转变
回顾2021 年,恒生指数公司经历了四次调整,全年共扩容了9 只公司,未剔除公司。扩容的方向分别是,消费(海底捞、李宁、华润啤酒),互联网(阿里健康、网易、京东集团)、新能源(比亚迪股份、信义光能、信义玻璃)。因此,在恒生指数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加快在消费、互联网、新能源方向上的转型,按照恒指的规划,未来依然将会在这些方向扩容。
由于恒生指数的“新经济化”,使得恒指在2020 到2021 年在价值特征上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往恒指的分红率,即股利/当年利润的比重大约为40%,而更多引入新经济的股票后,该比例大幅下降至31-32%的水平。互联网、新能源、消费等诸多公司,由于它们寻求增长,因此股息率并不高,这样就拉低了恒指整体的分红水平。故而,以往我们以股息率去判断恒指的底部积累的经验,未来的适用性将变得较差。这客观的反映出,恒指在价值特征上正由“高股息、分红型”向“中等姑息,成长型”的转变。
l 疫情加速全球远程办公,元宇宙爆发的前夜有迹可循
疫情加速全球远程办公的催化剂,2019年美国云视频会议渗透率超过40%,远程办公员工占比约20%;中国2019年云视频会议渗透率为20%左右,远程办公员工占比约1%。AR/VR设备2021H1出货量同比增长45%,预计到2025年CAGR达138%。到2021年10月,全球NFT交易总量达230亿美元,而2020Q1交易量仅1300万美元。国内AR/VR融资额在2021H1达到30亿人民币,超过2020全年。
l 元宇宙所带来的巨大需求,造就千亿级市场。面向元宇宙的视频通讯底层技术有望迎来跨越发展
元宇宙是下一代网络,是互联网之后的新平台切换的机遇,不断向“临场感,拟真感,沉浸感”发展。下游需求逐步变化,也在反向塑造上游供应链。科技跨界与融合,带来新的交互界面和用户体验。从“视频在线”到“视频在场”,造就千亿级市场。超高清编解码算法、低延时传输技术、实时建模与渲染、沉浸式终端、身份认证与确权等底层技术有望迎来跨域发展,成为新的投资热点。